4月24日晚,为提升我校人文社科教师申报省哲社奖的积极性,优化报奖策略,提高报奖申报书撰写质量,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处在人文学院四楼北山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第二十三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报奖经验交流座谈会。会议邀请了我校三位获奖专家分享报奖经验,由人文社科处处长冯昊青教授主持。
冯昊青处长简要介绍了省哲社奖的奖项设置及申报要求,强调该奖项对个人学术成长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鼓励申报教师以“敢于尝试、精心打磨”的态度积极申报。
郭克俭教授从申报细节入手,强调材料规范性的重要作用。他结合实例,指出精准排版、权威转载记录、高亮标注等细节能有效提升评审印象,并建议教师拓宽成果传播渠道增强佐证材料影响力。
葛永海教授聚焦学术规划与材料撰写策略,提出从文本系统、支撑系统、评价系统等三方面优化申报材料。他以博士选题延伸、国家课题衔接为例,指导如何构建学术脉络,打造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申报文本。
徐薇研究员结合青年学者特点,建议依托团队、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她强调选题的学术与现实意义,并分享如何通过创新点提炼、社会效益展示及媒体资源运用提升申报竞争力。
在交流环节,参会教师与专家热烈讨论。与会教师表示,三位专家提出的“细节可视化”“成果链条化”“佐证立体化”等申报策略极具启发性,为申报书的撰写提供了宝贵参考。
(撰文:社科处/摄影:陈丽萍、郭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