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梁晨应邀于人文学院北山报告厅为我院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教育环境与教育选择——民国女大学生群体量化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教授胡铁球主持,相关专业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梁晨据其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指出,民国时期女性可接受与男性相同的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入学率进行国际比较,梁晨阐释中国在五四运动之后大学男女同校迅速推广,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得到实质性发展这一基本事实。
随后,梁晨对民国时期中国女大学生的生源地作深度分析,指出更集中于经济发达区域,这源于不同地区社会和不同职业家庭对女子教育态度不同,城市家庭更愿意给女孩提供教育。但是,女性在受教育方面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多数女性迫于家庭要求选择就读教会大学。
此外,梁晨向在场学生阐述民国女大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率高,但仍受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束缚,知识女性在结婚后不得不中断职业的现象。为挣脱传统束缚,部分女性提出“不婚”的主张,这一行为彰显了女性追求独立的精神。
报告尾声,梁晨总结近代全球三种不同的女性教育模式。最后,他指出历史研究需从史料中寻找新的历史现象,将其与时代紧密相连,以此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深化历史研究。
针对在场学生的提问,梁晨耐心地逐一解答,帮助在场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于妙/文 陈信月/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