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宁波市李惠利中学语文教师郭仪婷老师在24幢106教室带来题为“从校园到讲台——青年语文教师成长记”的讲座。我院任居易老师主持讲座,中文师范技能教研室教师代表高玉平老师及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到场聆听。
本次讲座从破局、扎根、生长、突围四个维度层层递进,郭仪婷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阐述了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再到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和方法,为即将走上讲台的同学们提供了经验指引和方法指导。
讲座伊始,郭仪婷老师从大家最关注的就业和招聘问题入手,告诉同学们要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要放平心态、勇于尝试。接着,郭仪婷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念念”,为同学们讲解了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处理班级的庞杂事务。郭仪婷老师还提醒同学们要多听课、多上课,多和前辈教师沟通,从而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接着,郭仪婷老师就新教师如何进行“扎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她指出,语文老师既要低头种地,也要抬头看天;在教学中,要多读单元提示、课标和教参,重视写作训练;还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与时俱进,合理运用AI提升课堂,指导学生正确使用AI辅助学习。
在“生长”环节,郭仪婷老师从班主任的视角出发,提出“教育是一场向学生学习的修行”,作为班主任的新教师既要做情绪价值的提供者,也要做家校沟通的促进者。
在最后的“突围”环节,郭仪婷老师围绕如何实现教师职业发展进行了阐述。她认为,教师要实现教学、科研、竞赛的“三轮驱动”,建立长期主义的“教师成长坐标系”,纵向深耕、横向链接、向下扎根,永远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去成长。郭老师还为同学们提出了五条建议,即,在今后的教师生涯中始终要别怕接“最差班”,要守住课堂主阵地,要以“项目思维”做教育,要建立“支持性人际网络”,要保持“热气腾腾的生命力”。郭老师鼓励大家都能在真实的教育里,成为带着火种奔跑的人,去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高玉平老师结合自身教学、比赛、带班的实际经历,与郭仪婷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任居易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鼓励大家利用难得的机会积极向郭老师求取经验。
在提问环节,多位同学踊跃发言。郭仪婷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详细解答了如何准备招聘、如何备课、如何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等问题,让同学们进一步明晰了自己在教育事业中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本次讲座内容为同学们未来踏上教师岗位、走好教育之路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帮助。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颜诗颖/文 金紫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