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义乌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暨“红脉溯源・文润上溪”浙师大人文学院暑期送教活动在春晗学校阶梯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义乌市委组织部、义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溪镇人民政府主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承办。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海峰,义乌市关工委主任吴伟兴,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小锋,上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颖,义乌市关工委副主任丁秀清出席活动。义乌市关工委“红树林”宣讲团骨干成员、浙师大人文学院送教学生团队及一百五十余名夏令营学生与家长参加活动。
青春作伴,长吟短咏。开场环节,人文学院学生表演诗歌朗诵《不朽》,抑扬顿挫,情感真挚,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陈海峰对上溪镇党委、政府与春晗学校表达谢意,并强调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成才的基本途径,更是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重要契机。他勉励实践队成员们珍惜实践机会,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探索建立校地合作长效机制。]
金颖代表上溪镇党委、政府对实践队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并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与期待,希望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促进建设红色课堂,让青少年有所学、有所获。
作为义乌红色资源富集地之一,上溪镇具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天然优势。丁秀清指出青少年要拥有承担时代使命的决心,将个人奋斗融入伟大实践之中。
仪式上,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向上溪镇授予“党员实践基地”牌匾。
吴伟兴为吴广秀、王越颁发分别颁发浙江省、金华市“关心下一代‘红船精神五老宣讲员’”荣誉证书,表彰其辛勤育人的突出贡献,并激励青少年以其为榜样,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在赠书环节,出席领导与嘉宾向学生代表赠予本土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吴伟兴宣布活动正式启动。自此,“红脉溯源・文润上溪”浙师大人文学院暑期送教活动拉开序幕。
骆有云讲述的《塘西桥伏击战》介绍了金萧支队第八大队抗击日寇的光辉事迹,生动展现了义乌本土红色历史。
沃土深耕固红脉根基,代代心灯传上溪华章。“红脉溯源・文润上溪”浙师大人文学院暑期送教活动将深挖上溪镇本土红色资源与文化,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课堂,引导学子体悟红色文脉力量。
据悉,本次夏令营共招募七十余名营员,计划开展为期十二天的教学活动。夏令营将创新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及特色课程,在方寸课堂间实现思维碰撞与艺术表达,帮助青少年在触摸历史脉搏与深耕乡土文脉中筑牢信仰根基、涵养家国情怀。
(陈妤婷/文 金烨希、当地记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