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青年力量汇上溪,人文智慧兴乡土”青年座谈会在义乌市上溪镇苦竹塘村研学教育基地举行。上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颖,义乌市团市委副书记李珊,义乌市委组织部人才综合科科长马振操,上溪镇党委副书记丁楠,上溪镇组织委员徐佳诚,上溪镇党建办主任范海伦等出席座谈会。上溪镇村社书记、青年委员、选调生、社工、服务机构代表及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红脉溯源,文润上溪”暑期实践队队员到场参与。
会前,“红脉溯源,文润上溪”实践队赴黄山村探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八面厅,了解义乌地区的深厚人文底蕴。随后实践队前往潜溪村共富灶,认识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在行程第三站,队员们抵达王村村红糖产业园,了解义乌传统红糖工艺与现代产业的结合情况。
会上,金颖表示近年来上溪镇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聚焦青年引育留用,正积极推动“青年入乡”计划,为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提供乡村创业空间,助力青年投身乡村建设,同时勉励在座青年把握机遇提升自我,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李珊提及当下返乡青年面临着“青年不想回乡村”“农村容不下青年”“青年融不进乡村”的三大难题,团市委计划加强思想引领、健全帮扶机制、升级服务保障,以构建返乡青年帮扶体系。马振操则通过案例介绍相关政策,表示义乌市多层级、分层次提供相关人才政策支持,做好人才保障和服务工作,加速人才融入。
村支书代表针对乡村引才难题,建议通过树立优秀青年返乡榜样、联合高校共建“共富工坊”等方式营造浓厚创业氛围,破解“乡村看不见青年”现象。服务机构代表则从创业实践角度出发,强调青年应发挥个人专长,盘活文化资源,通过深挖乡村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乡村注入活力。
青年代表发言环节,茅雨婷认为青年返乡创业需要实现资金、场地、人才的双向精准对接。朱璟琪表示青年返乡仍存在一些困境,建议给予更系统的支持。孙楚欣就当代青年保持与城市紧密连接的同时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行探讨。
自由交谈环节,与会领导嘉宾与实践队队员亲切交流,并一同围绕创业机制保障、返乡青年实习实践、“青年实践站点”等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本次活动共议青年入乡话题,有效促进了校地协同合作。实践队员们通过座谈与考察深化了认知,纷纷表示将立足所学、知行合一,积极投身“千万工程”新实践,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陈妤婷/文 金烨希、当地记者/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