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一群来自津巴布韦、冈比亚、克罗地亚、埃及、格林纳达、乌兹别克斯坦等6个发展中国家的外国学员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开启了一场实地文化考察与体验之旅。此次活动以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和金华市博物馆为核心,沿着“保宁门—八咏楼—文庙—金华市博物馆”的路线,让外国学员们沉浸式感受金华的千年文脉与城市魅力。
上午9点半,学员们首先抵达古子城入口处的保宁门。在这座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建筑美感的城门下,大家有序集合,以保宁门为背景拍摄集体照,快门声中定格下对此次文化探索的期待。
随后,学员们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八咏路前行,道路两侧古色古香的商铺、黛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浓郁的江南古韵让众人不时驻足观望,轻声交流着对眼前景致的喜爱。
沿着八咏路向上,队伍来到此次行程的第一处文化地标——八咏楼。作为金华的“城市名片”之一,八咏楼因南朝文学家沈约题诗、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留句而闻名遐迩。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逐层参观八咏楼,聆听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透过楼内陈列的文献、老照片,了解八咏楼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与变迁。
离开八咏楼后,队伍步行至金华文庙,从东门有序进入。作为浙中地区重要的儒家文化载体,文庙内殿宇恢弘、古木参天,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尽显传统礼制建筑的规整与庄重。学员们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参观了殿内陈列的儒家文化展品,还不时驻足观察文庙建筑的木雕、石雕细节,对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发出赞叹。参观结束后,大家从文庙西门有序离开,继续前往下一站。
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是金华市博物馆。馆内“婺史通述”“婺学华章”“婺州窑火”等常设展厅,系统梳理了金华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婺州学派、婺州窑、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遗产。学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认真观看出土文物、历史场景复原、民俗器物等展品,通过实物与文字、影像的结合,全方位认识金华的历史沿革与文化特质。活动结束后,来埃及的学员阿龙表示:“中国的文化处处散发着生机与活力,这些建筑、木雕等都让我非常着迷。此次活动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具体的认识,非常有意义。”
此次培训班学员们的文化实践之旅,不仅为喜欢中华文化的国际友人搭建了解金华历史文化的桥梁,更以“行走的课堂”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让千年婺州古城在跨文化对话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图/文 朱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