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我院特邀图文信息中心学科服务部主任高咏先老师,在25幢203教室为研究生新生开展“文史类学术资源的搜索与利用”专题讲座,助力新生快速掌握学术资源获取方法。
讲座伊始,高咏先老师先对本次分享的知识框架做了简要梳理。他计划从图书馆资源概况、文献资源的检索与获取途径、专业学术资源的高效获取方式等维度,为同学们介绍图文信息中心的基本状况,并分享文献资源获取的核心方法。
随后,高咏先老师首先从馆藏数据、资源类型、合作项目等多个角度,展示了本校图文信息中心的丰富馆藏资源。他指出,图文信息中心的建设布局正持续优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自建数据库及纸质藏书均在动态更新,鼓励同学们积极探索各类资源并灵活运用。高老师逐一介绍了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外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古籍类图书数据库及近代期刊数据库,并就各数据库的具体情况作了细致讲解。此外,他还介绍了我校馆藏古籍的总量、分类情况、善本刊刻的时间分布,以及“契约文书”这一特色资源,同时讲解了查阅古籍资料的基础方法。
在文献资源的检索与获取环节,高老师建议同学们充分利用图书馆官网的各项功能,按类别开展查询,例如,可借助针对纸质资源的“书刊检索”“数据库导航”“古籍查询”等工具。其中,中英文“发现平台”是图书馆官网中优势突出的功能之一,该平台拥有丰富的文献库资源、全面的书刊文献链接,以及便捷的一站式检索与下载服务,能帮助同学们快速定位目标文献。即便遇到数据库未收录的文献,也可通过“文献传递”服务解决大部分难题。
在讲解如何精准获取专业学术资源时,高老师将方法介绍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同学们进行了现场演示:第一步,从自身需求切入,确定文献信息的核心关键词;第二步,挑选适配的数据库或搜索引擎;第三步,判断获取的信息是否契合自身需求;第四步,通过持续调整搜索策略,最终获取所需信息。高老师强调,同学们需清晰认识文献的“结构化特征”,结合不同检索方式与文献学术脉络进行细致分析和实际操作,优先选择质量更优、被引频次更高的目标文献,从而更精准、更高效地收集对自身研究有帮助的文献资料。
讲座尾声,高老师还讲解了学术规范与期刊投稿相关内容。他提到,在图书馆官网的“学科服务板块”中,包含详细的比对范围、检测要求、检测结果及检测费用说明,能帮助同学们有效规避学术不端行为。同时,结合《浙江师范大学期刊定级标准(修订)》,高老师深入分析了期刊查询与鉴别的具体流程,为同学们演示了中国学术期刊论文投稿平台的操作步骤。
文献检索能力是研究生学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讲座内容实用、针对性强,相信参与讲座的同学们均能从中收获实用知识,掌握基础且规范的文献检索与运用技巧,为个人学术道路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自身学术能力。
(文:张玥佼 / 图:鲍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