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筑梦启航——记我院研究生新老生交流会顺利举行

918日晚,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术之路”系列讲座之新老生交流会在25202教室顺利举行。2024级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何旭、2024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蕾、202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范祖奇受邀参加本次交流会。他们分别从学生工作、学科竞赛和考博科研三个方面与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展开个人经验交流。



何旭从“学习与工作”的角度出发,与新生们深入探讨了他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的宝贵经验。他首先系统性地介绍了学习的主要方法,强调个人应明确自身学习的主线,确定研究方向,并逐步将阅读重心转向自己的研究领域。在论文写作和问题思考方面,何旭建议新生们应注重日常积累,从大量阅读中挖掘有价值的观点,并做好笔记,以便后续整理和引用。同时,他也指出了AI在学术研究中的辅助作用,但提醒新生们不可过度依赖,务必保持独立思考和原创性,写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论文。在工作方面,何旭分享了自己参与学生工作的经历,认为学生工作不仅能锻炼组织协调能力,还能拓宽人脉,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他鼓励新生们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但也要注意平衡学习与工作的时间,避免顾此失彼



张蕾结合自身经历,对“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她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例,详细阐述了两种赛事的特点及参赛关键点。在论及参赛作品的选题时,她强调应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且具体的社会实践问题,并开展扎实的社会调查。在她看来,研究不仅要凸显实践性,还应展现学术性。她鼓励新生们积极投身学科竞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通过实践不断锤炼自身能力。随后,张蕾分享了她在西部支教期间的心得体会。尽管西部支教生活艰辛,但也让她深刻认识到教育资源的宝贵和知识传递的强大力量。她期望新生们也能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勇于挑战自我,在实践中汲取真知、领悟真谛,持续成长与进步。



范祖奇以“申请读博”为主题,分享了个人的心得体会。他针对申博所需的条件,为新生们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在谈及申请程序时,范祖奇从初期院校的选择到最终录取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在介绍材料准备环节,他特别强调,个人陈述应突出自身的学术优势和研究潜力。关于联系导师,范祖奇提醒新生们要提前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招生需求,并通过邮件等方式,礼貌且专业地与导师沟通。此外,他还详细陈述了选择工作或读博应该具备的相关证书和能力。范祖奇认为,无论选择哪条道路,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都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他强调浙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并衷心祝愿大家都能在此有所收获。

心怀滚烫,分享成长力量,传递人文之声。本次新老生交流会成功搭建起沟通与互鉴的桥梁,助力新生们对未来规划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有效解答了他们在学生工作、学科竞赛、科研学术、申博考博等方面的诸多困惑,新生们不仅获得了实用的经验,更感受到了来自学长学姐们的关怀与鼓励,为他们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2025级硕士研究生们定能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文:蒋  敏 / 图:鲍知秋)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