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00米丨拼搏奋进中的青春之光
10月24日下午,女子100米决赛在东田径场举行。汉语言文学丽泽2301班韦羽熙以15秒09的优异成绩夺得女子100米决赛第四名,为学院再添荣光。
这是韦羽熙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运动会项目,连续三年的参赛经历让她对比赛充满了信心。比赛前,她镇定从容,用微笑来化解心中的激动和紧张。发令枪响,韦羽熙如利剑出鞘一般奔向终点,抬腿、摆臂、后蹬,连贯自然。赛后接受采访时,韦羽熙坦言,相较于最终的名次,她更看重参赛过程中的态度与成长。“在运动会上,我真正感受到了为目标全力拼搏、奋力奋进的力量。”她表示,会将这份拼搏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在不断克服挑战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汉语言文学2407班董紫涵、汉语言文学2501班钟子萱的比赛瞬间同样精彩。她们起跑有力、步履坚定,用汗水和坚持书写了不一样的成就。

女子400米决赛丨绝地反超,圆满落幕
10月24日下午,历史学2302班娄珮萌以小组第三的优异成绩顺利进入女子400米决赛。
决赛发令枪响起的瞬间,娄珮萌后腿发力蹬地,迅速起步。她双手紧紧握拳摆臂,步履铿锵有力,以速度展现力量。最后150米,娄珮萌借助道次优势开始冲刺,接连超过三名对手,最终斩获第四。

“单论距离,最后150米不算长,但要靠自己的意志力和冲到终点的强烈愿望跑下去。”娄珮萌在采访中回忆道,最后的冲刺已经达到她的极限,但她依旧保持步频以求超越对手。
这是娄珮萌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参加400米比赛。她坦言,未拿到奖牌虽有遗憾,但对总体感到满意,她将继续保持热爱,超越自我。
男子跳远决赛|迎难而上,乘风而起
10月24日下午,男子甲组跳远决赛在东田径场举行。汉语言文学2306班斯伏鸣代表人文学院参赛。
从助跑跳跃到腾空落地,微寒的秋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斯伏鸣的眼神始终坚定。左脚落在踏板的那刻,他用尽全力蹬向空中,腾空而起,随后收腹举腿,重重地落在沙坑上。回头看,那落地的痕迹便是他全部努力的结果。

作为多次参加运动会跳远的老将,斯伏鸣一次次挑战自己,一次次在沙坑中落下属于自己的足迹。汗水浇灭不了热情,秋风吹不凉热血,这正印证着他的人文之心。
男子1500米决赛 | 步履坚定,热血冲刺
10月24日下午,男子1500米决赛在东田鸣枪起跑。汉语言文学2405班王志远,汉语言文学2504班唐程锴和汉语言文学2407班黄志铠代表人文学院参赛,全员斩获佳绩,在赛道上留下了属于人文少年的热血印记。
赛道上的黄志铠步伐沉稳,呼吸匀长,始终紧跟在领跑者身后。最后几十米,他奋力摆臂、大步流星,如离弦之箭般完成关键超越,率先冲过终点,夺得小组第一与男子1500米甲组冠军!唐程锴节奏稳定,步步坚实,最终荣获第七名;王志远亦不负众望,以稳健姿态收获第八名。



赛后,黄志铠分享了他对长跑的热爱与坚持。日常训练中,他始终紧跟教练节奏,从不松懈。唐程锴认为本次最大进步在于“起步不乱,后程有力”,并感谢教练的悉心指导。王志远则欣喜于意外获得名次,表示这次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节奏,未来将专注提升速耐能力,目标突破四分五十秒。

奔跑的脚步,丈量着青春的坚韧;挥洒的汗水,映照着拼搏的光芒。三位学子以不同的节奏,共同跑出了人文学院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女子跳高决赛∣以无畏之势划出青春弧线
10月24日下午,女子跳高决赛在我校东田径场展开激烈角逐,汉语言文学2309班葛思怡代表人文学院参赛。
赛场上,葛思怡目光如炬,紧盯着前方那根高高的横杆,那是她心中的目标,也是挑战自我的象征。只见她助跑如离弦之箭,在起跳瞬间用尽全力腾空。她的身体在空中优雅地舒展开来,先是划出一道凌厉的背弓,继而迅速收腹、举腿,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优雅。

当谈及本次比赛的目标时,葛思怡显得十分坦然,表示放平心态最重要,尽力而为。对她而言,跳高不仅是竞技,更是一种心态的修炼。每一次跃过横杆,都像一次小小的胜利,让她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举重若轻。
女子1500米决赛丨步履轻织,青春飞扬
10月24日下午,女子1500米决赛在东田径场开展。汉语言文学2401班徐至慧、汉语言文学2407班祝语彤和历史学2502班郭余佳代表我院参赛。
徐至慧与郭余佳步履稳健,气息绵长,以从容不迫的姿态,稳稳踏过每一米跑道,诠释坚持的内涵。祝语彤在最后关头奋力加速,如疾风般掠过终点,最终斩获小组第二的优异名次,展现了非凡的拼搏精神。

无论是以沉稳见证坚持,还是以速度追逐荣耀,三位选手都在赛场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青春。
男子铅球决赛∣掷球明志,逐梦不辍
10月24日下午,历史学2501班王金彪和汉语言文学2504班姚懿峰代表人文学院参加男子铅球决赛。
比赛现场,王金彪全程保持着平和的心态,认真完成每一次投掷,全力展现训练成果。赛后,他分享,这次比赛更重要的是清楚和其他选手的差距。
对姚懿峰而言,此次参赛的意义远超成绩本身。“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这不仅是他对此次比赛的总结,更传递出人文学子勇于挑战、享受过程的精神风貌。


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传棒燃情,接力争先
10月24日下午,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在东田体育场顺利举行。来自历史学2302班的娄珮萌、汉语言文学丽泽2301班的韦羽熙、汉语言文学2501班钟子萱和历史学2502班蒋佳雯代表人文学院参赛。四人默契配合,奋力拼搏,最终以1分03秒46的成绩斩获第四名,用速度与坚持展现了人文学子的风采。
随着发令枪响,第一棒选手钟子萱迅速冲出起跑线,全力向第二棒交接区奔去,为团队奠定坚实的开局基础。接棒的娄珮萌迅速进入状态,面对邻道选手的紧追,她顶住压力,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向前,顺利完成衔接。蒋佳雯作为第三棒,深知自身责任,接棒后稳住节奏,努力追赶,为最后的冲刺做好铺垫。接力棒传递到第四棒韦羽熙手中时,她目光坚定,凭借出色的暴发力不断加速,接连超越多名对手,最终荣获第四名的好成绩。


赛后,蒋佳雯表示虽有些遗憾,但下次比赛会努力把交接做好,同时提升速度,争取获得更好的名次。“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份接力精神传承下去,继续奔跑!”已经大三的韦羽熙说道。
不断传递的接力棒是信任与团结的象征,正是靠着交接棒间的默契配合,她们在赛场上顶住压力,一步步向着终点迈进,最终为学院赢得荣誉。
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四子同心,接力风云筑梦行
10月24日下午,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于东田举行,汉语言文学2406班李霖、历史学2501班阿拉帕提·艾买提江、历史学2502班洪智晓、历史学2502班瞿宗翔代表人文学院参赛。队伍荣获小组第三名。
枪声响起,第一棒李霖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跑线。交接区前,第二棒阿拉帕提·艾买提江早已弓步站立、蓄势待发,稳稳接过接力棒后立刻加速。面对第三棒临时换人的挑战,新老队员配合默契,接棒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延误。新任第三棒洪智晓紧握接力棒全力冲刺,成功稳住位置。最后一棒瞿宗翔在助威声中奋起直追,在终点线前完成关键反超。


赛后,队员们坦言平时的训练时间有限,在配合的默契上还有所欠缺。临时接棒的洪智晓也认为,团队在交接棒环节还有待提升。虽有遗憾,但展望未来,队员们眼中充满坚定。他们团结一心,认真总结经验,力争来年取得更好成绩!
(金雯纹、董晨昊、张昕怡、陈施余、林颖欣、郑方舟、厉思睿、林思雨、张欣萌、朱奕杰、蔡烁佳、顾文睿/文 单美琪、潘佳楠、陈子涵、俞倩倩、林星彤、王家瑜、金烨希、陈佳仪、程汪洋/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