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人文学院第二十八期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实践报告会于人文报告厅举行。本次报告会由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组织员马慧慧,人文学院组织员叶毓婷,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沈烨以及人文学院党家主席张然萁担任评委,并邀请学员代表担任大众评审,党校全体学员到场参加。
报告会以“承抗战精神,展青春担当”为主题,十八个小组根据抽签顺序依次上台答辩。各小组围绕主题,结合时政热点,以PPT展示、朗诵、情景表演、栏目主持等多种形式,分享了各自的实践成果与学习体会。
第十小组通过回顾那段烽火岁月,感悟先烈的精神力量,并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入思考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第十一小组则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服务国家发展的信念。

第十五小组分享了组内参观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访社区等实践经历。他们指出,抗战精神是应对当今时代挑战的利器,探讨了青年学生传承与践行这一精神的具体路径。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第十四小组以百团大战中的抗战精神为鉴,剖析其中蕴含的抗战精神,尝试总结出一套适合当代青年学习与成长的行动方案。第十六小组则立足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强调抗战精神对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的启示。

多个小组在展示形式上也做了创新尝试。在悠扬乐声中,第五小组以“承抗战精神传薪火,展青春担当续华章”为题,营造出庄重而奋进的氛围。第六小组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实践活动与互动讨论,带领大家走进抗战精神的历史长廊,破译时代密码。第八小组聚焦金华青年永不褪色的抗战记忆,探寻抗战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传承路径。
第十二小组深情讲述抗战英雄事迹,激荡起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第十三小组将朗诵与情景演绎相结合,生动再现历史画面,礼赞抗战先烈。

第七小组以“红色精神主题栏目”的形式,阐释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并举例说明了其在科技、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中的生动实践。
第九小组以情景表演的艺术形式,演绎毕业学子叩问历史的求索历程,回应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这一深刻命题。

最后,叶毓婷进行总结点评,并对党校学员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持续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与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将党的理论知识切实转化为自觉行动;三是永葆进取之心,积极向党组织、团组织靠拢,以实际行动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党校学习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次报告会为我院学子搭建了思想交流与能力展示的平台,实现了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综合能力锻炼。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展示交流,党校学员们进一步领会了抗战精神的内涵,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徐颢嘉、张昕怡、蔡烁佳/文 陈佳仪、李雨琪/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