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永海(1975―),浙江嵊州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浙江师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上海师大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文学地理、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研究,兼擅文化创意与策划。200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9年晋升教授。2014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担任浙江省教指委委员,浙江省哲社规划学科组专家。曾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教学方面,曾获浙江师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第一名、“教学十佳”一等奖,浙江省高校“教坛新秀”,浙江省“十佳”青年教师,浙江省“五星级”青年教师,浙江师大“教学名师”。担任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主讲人,作为主要成员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入选浙江师大研究生最喜爱的“十佳导师”,为连续两届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曾被评为全国第三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科研方面,已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7项。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游士叙事视角下的明清小说地图研究”。出版著作(含合著):《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城市叙事的古典传统及其现代变革研究》、《俗世雅意:浙风宋韵的多维审视》、《文学地理学原理》(上下卷)等。主编第一部浙江诗路读本《浙路诗心》,被“浙江诗词大会”指定为大赛指导用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论文中有20余篇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性转载6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5篇。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2次,浙江省社科联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次,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学术进步奖1次;合作的学术成果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
社会服务方面,作为文案主创,参与浙江省金华、衢州等地数十个村镇的文化景观策划与设计,其事迹曾被《浙江日报》(头版头条)等媒体报道。在省内外已开设多种传统文化讲座,曾随浙江师大“三巡”代表团,赴乌克兰、白俄罗斯巡讲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国外民众好评。
学术兼职: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