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心,不断求索——记“铿锵三人行”优秀博士院友论坛(图)

4月25下午,丽泽论坛系列活动之“铿锵三人行”优秀博士院友论坛在人文学院四楼研修室顺利举行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分别是2017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毕业生王倩201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池夏冰2017世界史专业硕士毕业生毕敬。此次访谈会由张静担任主持,来自人文学院各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

正值校庆六十周年,我院有幸请来这三位优秀的博士生校友,他们将自己一路成长的经验、心得倾囊相授。王倩,浙江省2017届优秀毕业研究生,曾获第八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语法新秀”二等奖,目前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池夏冰,曾获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浙江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杂志发表论文。毕敬,浙江省2017届优秀毕业研究生,两度获得国家奖学金,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史,曾在各种学术期刊和辑刊发表论文。

回首考博路,期间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学长、学姐始终坚守本心,不断求索。对于有志向考博的同学们,学长、学姐也无私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说到考博中的一个大关卡——英语,毕敬说:“每个学校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复旦大学对英语没有硬性要求需要提供最佳的英语成绩来证明自己英语水平。”池夏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学英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大家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学英语的软件,随时随地学英语。此外,一些考试技巧有助于顺利通过英语考试。

不管是参加考试还是申请考核,提前联系导师非常重要及提前和导师交流需要注意的细节,毕敬说:“可以以邮件的形式给导师发送个人简历以及自己的优秀论文,请求导师的指正,让导看到自己的学术热情和写作能力。”王倩则表示,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应该积极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在会议结束后,最好争取与意向导师当面交流。

对于学姐、学长在科研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场同学表现出极大的钦佩之情。学姐、学长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大家分享了在科研方面的心得体会。池夏冰认为,研究的起点在于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而问题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平时的阅读以及跨学科的视角。毕敬认为,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做研究。首先要确定大主题,然后在阅读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缩小论文主题,接着针对主题提问题,随后分章叙述问题,最后不断地修改内容。

作为一名博士生,承受了来自学术与生活的双重压力。谈及如何排解压力,王倩说:我会从外界获取能量,比如吃美食、美景。”她认为,解压的过程也对学习有所助益例如在拍照时需要分清焦点和背景,而认知语义学也提到了语言中的焦点与背景,这二者是相通的。池夏冰认为,面对压力要学会休息,可以与父母倾诉,倾诉的过程其实就是释放压力的过程。不要去逃避问题,只有当问题得到解决后,压力才会真正地疏解。

 “当身边的同龄人都在结婚生子的时候,家里有没有催着恋爱结婚呢?”谈及这一问题,池夏冰说:“父母比较开明,自己也觉得恋爱这件事随缘。‘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毕敬则表示,在读博期间,还是以学术研究为主,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考虑其他方面的事情。

在随后的分组讨论活动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相对应的学长学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人文翰墨展前程,同门桃李济云帆”,本次“铿锵三人行”优秀博士院友论坛完美落幕。三位学长、学姐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博士成长之路,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我们要努力拼搏、奋发图强,为学术之路打好基础  


(文:王怡雯 / 图:王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