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与方法创新——记张弘教授谈“学术研究的那些事”

2022年6月2日下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弘受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邱江宁教授之邀,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四楼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为师大师生开展了一次趣味横生的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由张弘教授主讲,邱江宁教授主持,高玉海、陈开勇、孙晓磊、唐云芝等老师出席本次会议。

 


讲座伊始,张弘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述了自己求学与访学的丰富经历,指出了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内在关联,不同的文化能够激发和刺激不同的思维方式,感受不同的文化则是保持灵活思维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为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层关系,张弘教授以语言为例展开讲述,并提出了“研究文学不能只懂汉语”的观点。

张弘教授首先提到中国古代发生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宋辽金元、清代的四次民族大融合,指出经过多次的民族融合,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有汉语文化,还有各个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如果仅仅只懂汉语实在无法将中国古代文化研究透彻。

其次,张弘教授指出不同的语言还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思维方式,针对这点张弘教授举出了一些语言翻译与演变过程中的有趣例子,如一些地区称呼已婚的妇女为“婆姨”,这个称呼实则来自于梵文中的“Upasika”,音译为“优婆夷”,是佛教对在家信佛的女子的称呼,后来前缀脱落,成为“婆姨”,指代妻子。再如“俄罗斯”的英文名为“Russia”,并没有“俄”的发音,而我们为何将之音译为“俄罗斯”呢,原来这是受到了蒙古文的影响。张弘教授指出这些语言的翻译与演变势必会影响到我们对于文本的解读,如果可以多掌握几门语言,则能有新的思维来解读文本,进行研究。

最后张弘教授鼓励诸位学子当多去接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以收拓展思维,开阔视野之功效。

 


“注重方法论的创新”是张弘教授与大家交流的另一重心。张弘教授指出中国文学的传统研究方法讲究实证,在理论建构方面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时至当下依然未能突破这种局面,如当下写本学对国内研究的冲击便是力证。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研究方法体现较大局限性,这也是造成目前文学研究选题难、出新难的重要原因,而突破这种局面的关键则在于方法论的创新。

针对方法论的创新,张弘教授提出两点期望,一是避免文学史类的论文书写模式。张弘教授指出文学史的写作方法是一种整体关照的写法,但是这种写法却不可用于个案研究,这实际上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在同一时代普遍的文风之下,个别作家的风格未必与整体的文风相合,这便是其特殊性,因此在论文的写作不可照搬文学史的写作方法。

其二是方法论的创新,当转益多师而后回归自身。张弘教授打趣地说,他从来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对自己“从一而终”,而是希望他们转益多师,走出自己的文化圈子,接受更多不同文化的洗礼,而后形成自己的思维。

整场座谈会气氛轻松活跃,张弘教授以广博的学识、谦恭的态度、风趣的语言赢得了全场师生的喝彩。


  (文:薛国礼 图:吴莉娜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