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我院“丽泽青年博士论坛”第九期在四楼研修室顺利举行。中国史专业胡铁球老师、贾学霄老师、马力老师、赵牟云老师和于帅老师出席本次论坛。中国史专业崔军锋老师担任主持,相关专业学生到场聆听。
会议伊始,贾学霄老师带来了题为《权力视野下的“沙门礼敬王者之争”》的报告。贾老师从咸康六年和元兴年间的两次“沙门礼敬王者之争”分析得出:论争的出现不仅是王权与教权二元对立的结果,更在于其背后颇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贾老师表示虽然慧远点明了处理王法和佛法关系的原则,但在历史上,随着王权的不断加强,沙门向统治者俯首称臣,沙门敬拜王者也逐渐成为政界和教界的共识。马力老师提倡同学们认真学习这种从文献中揭示多方势力关系的研究方法,同时强调历史研究不应总是单方面地聚焦于集团论。赵牟云老师建议以南朝与北朝之间以及南朝不同时期王权与教权力量的对比为切入点作深入研究。于帅老师认为应当对情况更为复杂的第二次“沙门礼敬王者之争”作愈加详细的论述。胡铁球老师则指出文章需注意梳理逻辑关系,补充相应证据。崔军锋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阐明佛教在当时的传播情况,从而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马力老师分享了报告《东汉临湘县廷文书运作流程试论》,结合长沙五一广场的东汉简牍,从出土文献的角度讨论了县级行政区地方官府的运作问题。他选取“教属曹今白”和“教今白”、“诣×贼”、“史×白开”与“唯令史白”三组文书术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具有创新性意义的史学观点。贾学霄老师肯定了马老师细致的研究,并提示当进一步细分文书的种类。赵牟云老师认为临湘县的代表性有限,应将其他地区的情况也纳入研究以作互证。胡铁球老师在赞扬马老师踏实考证精神的同时,也指明应注意文章内容的解释力和文章格式的规范性。崔军锋老师最后补充道,当在注释中写明对新材料的引用。
赵牟云老师的报告题目是《清中叶畿辅王公贵族旗地经济纠纷研究——以尚氏家族旗地为中心》。他考察了尚氏家族旗地纠纷档案史料,总结归纳出畿辅旗地经济纠纷的主要类型是庄头盗典、盗卖主家旗地,旗人地主、庄头增租夺佃以及旗人地主违例私典旗地。随后,他表示尚家旗地纠纷系列案件不仅是不同人群政治、经济地位不对等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十八世纪畿辅旗地经济关系复杂性和佃权不稳固的一个缩影。于帅老师和贾学霄老师分别对文章的结构中心和研究的创新性提出了疑问。胡铁球老师则认为“经济纠纷”这一概念有待考量,并建议以庄头为切入点展开更加详细的探究。
最后一位报告人于帅老师以《清代司法文书用印浅说——以稿票、代书为例》为题,介绍了稿票、代书各自印章的特点。他对学者吴铮强所说的“‘稿票加印’第三处是呈稿书吏之印”提出异议并论证其应为幕友之印。于老师另以松阳县《惊天雷》中的九枚官代书戳印为例,对清朝官代书盖戳的运作流程和如何估算某地区的诉讼规模进行阐述。赵牟云老师提议应对比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运作流程以作完善研究。贾学霄老师谈道,用印顺序是否为权力顺序的体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胡铁球老师指出,该论证应当更加紧密地与典章制度相结合,厘清背后的组织机构。
会议尾声,崔军锋老师作总结性发言。他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学术价值,并表示论文撰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打磨,希望师生都能够在不断修改中加强自身的学术素养。至此,本次论坛圆满落幕。
(文:谢雨彤 / 图:朱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