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题研究,赋能学术发展——丽泽学术提升计划暨2023年度院级课题期检查汇报会


314日下午,我院院级课题中期答辩在24403302教室同时举行,课题组指导老师沈丹萍、崔军峰、安竣谱、房栋、肖炜静到场评审。本次检查会17个课题组参与汇报,各课题组代表依次进行课题汇报和现场答辩。

 “美国对缅甸农业技术援助研究(1948-1962)”课题组明确阶段任务,开展六次翻译工作,共翻译档案111份,总计13万余字。后续阶段课题组成员将对档案进行分析研究,撰写论文。崔军峰对课题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同时表示档案中有许多难以解释的词语,课题组成员在借用翻译软件时,要恰当选择释义。

 “西医学翻译与晚清医学知识转向:史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以“晚清西医学译著的整理与研究”和“近代西医学在华发展为中心的专题研究”为方向,整理晚清西医书籍8部,达93083字。部分成员深耕项目,成果初显,后期课题组成员将整合论文,形成西医学翻译与晚清医学知识转向的论文集。

 “民国粮政通史”课题组把握大历史观,重点分析特定年代的粮政发展走向。组员实地查档,初步整理所需材料,制定论文框架。后续,课题组将再次前往各地省市档案馆实地查档并开展论文撰写工作。崔军峰对课题组实地查档的举措表示赞扬;沈丹萍则指出“在汇报时,课题背景性介绍必不可少”。

 “国之漏卮:清代河工与国家财政”课题组由指导老师裴丹青筛选史料篇目,课题组成员分组进行点注,已进行六次史料整理工作,课题组表明后续将重点集中于史料整理和论文写作,特别是对嘉庆朝史料进行系统整理。

基于“浙江方言词典·建德”成果,“方言词典的编纂和研究——以《浙江方言词典·建德》为例”课题组探索高效的方言辞典编纂与修订方法,并在收词、释义、归类等方面对《建德方言辞典》进一步修改和打磨。在汇报人回答的基础上,沈丹萍提出“由方言可以延伸扩展出新方向”的研究思路。

 “浙江濒危汉语方言概括调查研究”课题组以浙江境内的濒危方言为调察对象,分阶段实施调查计划。项目实施期间,课题组成员进行多次实地调研,以摄像的方式记录保存重要人文资料,后续将进行材料的进一步整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供重要数据。

 “明清汉语字词关系研究”滚动课题组旨在研究有关明清文献中汉语俗语或常用字的字词关系课题组以微信公众号 “语言云教研”为活动载体,传播教研动态,展示名师示范课堂

从《湖北民间文书》整理入手,“明清东南文献与契约文书字词研究”课题组对契约文书中存在的特殊俗字进行录文现已整理录文882条,后期将聚焦《客家珍稀文书丛刊》,开展进一步俗字录文工作。

安竣谱指出,课题组应明确“明清时期,湖北曾属于东南区域”这一观点;崔军峰则提出“契约文书与方言文献关系仍需界定”的研究建议。

 “历史记忆和元朝统一多名族国家认同的构建”课题组成员目前已完成“关键词库搭建”课题任务,正有序开展“史料长编的撰写与排序”工作。课题组补招第二批课题成员,将研究时期扩展至金、春秋战国、北宋、南北朝时期,正处于关键词库构建阶段。

 “美国左翼戏剧研究”课题组围绕左翼大屠杀戏剧,分作家、分主题展开研究,现阶段课题组已完成多本英文原文剧本翻译和剧情概括工作,汇报人表示后续将继续凝聚选题,着重分析大屠杀戏剧相关部分,推进论文写作。针对“为何选取大屠杀戏剧作为课题研究方向”的问题,汇报人表示大屠杀戏剧所蕴涵的反战思想与左翼戏剧关联密切,具有研究价值。

 “清末民初本土资源与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汉语实践研究”课题组聚焦鲁迅、沈从文、老舍等现代作家和作品,进行横纵关联探究和交流解读。通过线下线上交流,现阶段完成约十万字读书报告和论文。在后续研究上,课题组将进一步挖掘作家作品,系统构建清末民初时期文学汉语实践的清晰脉络。

 “年度儿童文学(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幼儿文学)精选与评述”课题组通过个人推荐、小组筛选、集体筛选、复审终审的方式完成年度儿童文学精选篇目初定稿。课题开展期间,成员结合评价、创作等实践经验,总结“提升阅读客观全面性、提高文字敏感度、加强实践参与”的策略。课题组在后期研究工作中将继续整合材料、深入学习选编流程并进行述评创作。

 “中国现当代作家年谱编纂实践、问题及经验研究”课题组已完成黄源、柳亚子、冯至年谱资料整理和阶段性编辑。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多方面探索,进一步思考年谱检索范围的选择问题。

房栋对课题组成员的编辑工作表示肯定,同时就年谱内容和研究心得对汇报人进行简要提问。

以常用词演变探究、方言特征词考察、方俗字词考校为切入点,“近代汉语字词关系史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涵盖古今演变、南北比较和口书对比三个维度。课题组成员定期展开线上、线下汇报,完成书面总结15篇,取得初步理论成果。此外,课题组成员对下一阶段计划做了补充,罗列总结字词演变规律、形成近代汉语字词关系史系列论文等具体目标。

 “新乡土写作中的劳动叙事及其文化逻辑研究”课题组围绕现代化转型下新农村、新农业和新农民体现的劳动价值与意义展开研究。指导老师余凡为小组成员提供方向性指导,引导成员关注小说中的中国故事、中国经验。通过数月阅读,三十位成员现已累计完成328篇阅文学刊物读报告,28份小说主题分析表,形成39余万字的成果汇总集。

 “敦煌残片的定名研究”课题组对《吐鲁香文书·总目·欧美卷》中的德国收藏品部分进行重新定名,现共计核查残片1839号。通过四次定名任务分配,课题组成员检查出《欧美卷》中定名有误残片共51号,原不可定名现可定残片共422号。经课题前期实践,有五位课题组成员拟将相关研究转为毕业论文,并有多位成员表示继续深造的期望。

以弗罗伊德思想为基础,“精神分析与大众文化的欲望生产机制”课题组从基础理论、拓展理论、案例分析三方面入手研究。历经研讨,成员们在著作内容分析和论文构思上受益匪浅。经过整理汇编,课题组已形成总计74655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册,后续小组成员计划总结和提炼出“大众文化的欲望生产机制”,形成共同核心价值观。


汇报尾声,崔军峰作总结性发言。他希望学生能通过参与课题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和论文写作能力。本次汇报中,各课题组反思不足,总结经验,加深课题认识,坚定学术信念,推动我院学术发展。

(陈思伊、陈信月、林依烨/文 陈柯羽、何晟祺/图 来源:人文融媒体中心)


人文学院2023年度院级课题中期考核情况汇总表

汇报组别

院级课题立项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中期检查情况

第一组

民国粮政通史

2023年度

优秀

第一组

浙江濒危汉语方言概况调查研究

2023年度

优秀

第一组

明清东南方言文献与契约文书字词研究

2023年度

优秀

第一组

美国对缅甸农业技术援助政策研究(1948-1962

2023年度

合格

第一组

西医学翻译与晚清医学知识转向

2023年度

合格

第一组

国之漏卮:清代河工与国家财政

2022滚动

合格

第一组

方言词典的编纂和研究——以《浙江方言词典·建德》为例

2023年度

合格

第一组

明清汉语字词关系研究

2022滚动

合格

第一组

历史记忆与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构建

2023年度

合格

第二组

敦煌残片的定名研究

2023年度

优秀

第二组

年度儿童文学(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幼儿文学)精选与述评

2023年度

优秀

第二组

精神分析与大众文化的欲望生产机制

2023年度

优秀

第二组

美国左翼戏剧研究

2023年度

合格

第二组

清末民初本土资源与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汉语实践研究

2023年度

合格

第二组

中国现当代作家年谱编纂实践、问题及经验研究

2023年度

合格

第二组

近代汉语字词关系史研究

2023年度

合格

第二组

新乡土写作中的劳动叙事及其文化逻辑研究

2023年度

合格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