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我校第十八届“丽泽论坛”人文分论坛开幕式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场在人文学院历史学科会议室顺利举行。人文学院副院长王荣华老师、研办郑晓芹老师、学工办柴培森老师出席会议,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唐善生老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殷晓杰老师应邀担任本场点评嘉宾。我院相关专业研究生到场聆听。
会议伊始,王荣华老师致开幕辞,梳理了丽泽论坛举办的历史脉络,并强调其有提升学术水平、传承优良学风的重要意义。他倡议同学们:端正学术态度、讲求治学方法、争取成果产出。随后,老师们为丽泽论坛人文分论坛写下寄语,在同学们诵读丽泽书院学规的朗朗之声中,报告会正式拉开序幕。
首先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报告。王玲峰以《“属实”的误解误用研究》为题,从“属实”副词用法的句法语义特征、产生原因、流行原因、态度探讨五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属实”之所以出现副词用法是由于与“实属”词形相近造成了误解误用。郝福兴的汇报主题为《修辞与词汇互动下的流行语“救命”的语义演变》,他结合修辞与词汇互动的背景,探析了流行语“救命”的语义演变路径,以及产生这种演变的机制和动因。
对于两位同学的报告,唐善生老师给予了宝贵意见。唐老师就王玲峰的选题巧思和对语言事实的细致观察表示赞许,并建议其将语用、句法和语义分开论述,考虑动词演变为副词的可能性,以使论文更加完善。同时,唐老师对郝福兴论文用语的学术性给予充分肯定,亦指出其对流行语“救命”新义演变的分析不够深入,提议增强类推的逻辑性。
紧随其后的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汇报。赵鑫怡为大家分享了《〈儿女英雄传〉〈官场现形记〉〈海上花列传〉反复问句比较研究》,她着眼于形式特征和使用频率两个角度,对三本书中反复问句(“VP-Neg”“VP-Neg-VP”“K-VP”三式)的使用情况展开了系统描写与比较,发现三书反复问句的分布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南北地域与反复问句句式新旧趋向的关系。连建博作了题为《瑞安方言谓词重叠结构研究》的报告,他在方言语料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描写与分析的方法,对瑞安方言的谓词重叠结构进行探究。其中,形容词重叠根据重叠方式及重叠要素的差异,分为全部重叠结构和部分重叠结构,且重叠后所表示语义程度加深,富有夸张色彩。动词重叠以重叠后能否独立运用为标准,可以分为为直接重叠与间接重叠,在重叠后可表示动量小、时量短等语法意义。
殷晓杰老师对两位同学的汇报予以点评。她高度评价了赵鑫怡的论文,认为其所选的研究对象聚焦,以小见大;视角全面,兼顾了普通话、方言和古代汉语;方法科学,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用功甚深。此外,她点明该文的部分例句和小标题依旧存在可商榷之处。针对连建博的论文,殷老师称许其文章布局结构巧妙,对大量语言事实描写细致且结论具有较强的学术规范性,同时也提出可以简化文章前半部分、增加历时视角对重叠结构寻本溯源等具体建议。
报告会尾声,殷晓杰老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她表示丽泽论坛的举办具有重要价值,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且提议增设“与谈人”以增强论坛的专业深度和广度。至此,本届“丽泽论坛”人文分论坛开幕式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场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
(文:施可翌/ 图:朱嘉丽)